2月23日,大理州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崔庆林到州内新兴企业、基层检察院开展综合调研,并走访“苍洱霞光”专家人才,听取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
走访挂钩联系企业,问需促发展
为进一步构建“亲”“清”新型检企关系,打造优质法治营商环境,切实帮助企业纾困,23日上午,崔庆林检察长一行深入大理州无人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象往职能科技有限公司、大理正信光电能源有限公司开展调研,实地查看生产经营场所,认真听取企业负责人介绍生产经营情况,与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倾听企业诉求和困难,并现场予以回应。

崔庆林表示,检察机关将按照州委和省检察院部署要求,扎实推进访企问需促发展工作:一是为企业发展提供最优法治环境,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不断畅通检企沟通联系和诉求反映渠道,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和司法服务,严格把握案件办理的法律政策界限,加强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等,让企业安心经营、放心创业。二是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大对侵害企业家人身财产权益违法犯罪打击力度,依法严惩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侵犯企业权益的经济犯罪,加强对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保障。三是与企业开展真诚的沟通交流,当好企业的“老娘舅”,不断提高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为企业发展营造公平公正高效的生产经营环境。同时,也希望企业能够不断拓展高新技术应用外沿,助推检察工作向高科技数字化现代化发展,力争做到双赢。

大理市检察院检察长伍海清陪同调研。
慰问州委联系专家,保障暖人心
2月23日下午,崔庆林检察长走访挂钩联系的剑川县志良木雕厂负责人张志良。崔庆林一行参观了张志良木雕工作室的手工作坊、产品展示馆、精品收藏馆,通过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知识产权保护、安全管理等情况,主动询问法律需求以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同时征求检察机关创建营商环境方面的意见建议。崔庆林介绍了州委人才培养方面的政策措施,转达了州委对“苍洱霞光”人才的关心关怀,为张志良送上白州惠才卡。

张志良对州委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在存在问题方面,他说:“剑川木雕重在手工雕刻、一刀一凿创作难度大、作品创新速度慢、加工程序多、产业化程度低、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的效率低、作品被模仿复制是常见的,知识产权方面难以得到保障”。

崔庆林提出,检察机关将积极作为、能动履职,主动对接服务专家,围绕知识产权保护、安全生产等领域,全方位提供检察服务。同时鼓励张志良继续发扬“工匠精神”,传承好千年技艺,建议转变经营方式、扩宽销售渠道,寻找新机遇、谋求新发展。
调研剑川检察工作,教育转作风
23日下午,崔庆林检察长到剑川县院调研指导,在听取剑川县院工作情况汇报后,对剑川县院2022年检察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就抓党风廉政建设提出指导意见,鼓励检察干警提升业务能力、勤奋肯干,总结2022年检察工作成效和经验,保持优势、补齐短板,积极能动履职,对标大理检察“46511”工作思路和“三个一”要求,做到“小院要有大志向”,力争小院要出大作为。

23日晚,崔庆林检察长与剑川县院全体干警一同收看《问“剑”破局》第一集《酒局之困》警示教育片,在会后的座谈交流中,提出三点要求:一要高度警醒,真正从思想上把以“小”见大、以“小”见严重视起来,将此案的深刻教训铭记于心,提高警觉、把牢标准,要时刻绷紧廉政这根弦,拧紧弘扬新风正气的链条,敲响纪律作风建设警钟,要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警醒和敬畏。二要以案为鉴,此次剑川县少数领导干部违规聚餐饮酒问题,警醒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一刻也不能停,要正风肃纪,不能再掉进“酒局”之中,要时刻保持清醒明白,从小处着眼、从细处着手,整治习以为常、见惯不怪的小事,扭转“看客心理”,让“看片人”不再成为“片中人”。三要举一反三,案中反映出的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不严不实的问题在检察机关虽然不突出不明显,但是要见微知著、举一反三,强化执法办案监督,执行好“三个规定”填报落实,时刻警醒自己将过问、干预、插手司法办案的风险拒之门外。

州检察院一级调研员韩小红全程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