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检察战略是法律监督手段的革命,是数字中国在检察机关的具体体现。
大理州检察机关主动跟上、适应数字化时代发展大势,2022年8月,通过深化与西南政法大学、大理大学、科大讯飞公司、数字大理公司合作,成立了“大理数字检察创新研究中心”。
一年来,大理数字检察建设答卷有哪些?
——检察业务大数据可视化分析研判系统、大理“天空地”案件勘验数字检察中心,入选2023年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检务创新案例
——大理州检察院被确定为全省4个“数字检察创新试点院”之一
——巍山县检察院“毒品案件法律监督模型”获全省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一等奖
——数字检察阶段性研究成果论文《行政检察大数据法律监督通用模型建构的价值和应用模式》在《检察日报》发表
这是2023年8月2日,在大理数字检察建设成果汇报座谈会上,交出的第一份答卷。

成果汇报座谈会上,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大理州委常委、州委政法委书记杨经德,大理大学党委书记李涛,科大讯飞公司、数字大理公司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和领导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大理州检察机关数字检察建设的初步成果,并就下一步的工作会诊把脉,开出良方。

“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检察机关来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新。”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曾粤兴谈到,大理“天空地”勘验数字检察中心和“毒品案件法律监督模型”应用逐渐取得一些成果,启发了我们对数字时代刑事诉讼证据理论的新思考。

“听了介绍,对大理检察机关务实创新的精神印象深刻。”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梅传强充分肯定巍山县“毒品案件法律监督模型”成效,建议与西南政法大学的国家毒品治理研究中心开展项目合作。

“从去年开始合作就取得这些成绩,非常让人振奋。”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院长陈亮建议在此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在科研、实践、宣传等多方面再出成果。

科大讯飞公司、数字大理公司参会领导听取意见后,纷纷表示,将加大技术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发挥高科技企业的优势,助力大理数字检察建设。
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如何进一步发挥好“大理数字检察创新研究中心”的作用,答好“以数字赋能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答卷,是此次成果汇报座谈会的一个重要主题。对此,参会领导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建议。

付子堂校长指出,大理州检察机关数字检察建设有三个特点:一是“新”,思路新、眼光新、路径新,五方单位共同组队的模式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双重价值,契合数字中国的发展方向;二是“实”,数字检察工作开展得十分具体,成果丰硕且有实践有价值;三是“全”,从优化内部的科学管理,到强化外部的法律监督,涵盖四大检察。希望加强合作交流,打造校地合作的样板示范,把数字检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结合,走出一条理论依托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的创新协同发展路径。

李涛书记谈到,合作共建“大理数字检察创新研究中心”是融合校地、校企、校际等多方优势的机制创新。大理大学将发挥自身优势,助力把“中心”打造成为多元合作的示范、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智库”“孵化器”“金招牌”以及法律监督经验总结、理论研究与交流的重要平台。

杨经德书记指出,去年8月州检察院主动作为、积极谋划,成立“大理数字检察创新研究中心”,为平安大理、法治大理建设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希望继续落实好“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的工作机制,走出一条具有大理特色的数字检察建设道路。

崔庆林表示,大理州检察机关将依托“大理数字检察创新研究中心”,从增强数字检察意识、用足用好数据资源、加强模型研发应用等方面入手,持续推动数字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彭云宁、州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童晓宁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大理州检察院新媒体出品
来源 | 宣传教育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