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县民建乡只嘎村乡村振兴情况简介
一、只嘎村基本情况
民建乡只嘎省级特困存,村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西部,东邻坡脚村,南邻保山市瓦马乡,西邻岔花村,北邻布麻村,距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距县城178公里。只嘎村海拔1600米—2200米,年均气温约12℃,年降雨量约950毫米,有明显的干湿季,耕地坡度30度左右,土壤为红壤,排水良好且富含有机质。只嘎村国土面积3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资源4682.29亩,森林面积2179.90公顷。
只嘎村下辖庄房、新寨、上只嘎、下只嘎、油房、火山、北阴山、浪坝、羊厩9个村民小组。截至2025年3月,只嘎村户籍人口278户1009人(实际户数226户,部分农户存在分户情况),其中享受低保人口共55户192人(农村低保51户188人,城市低保4户4人);特困供养户10户11人;残疾人62人。只嘎村共有脱贫户45户198人,监测户10户33人。截至2025年3月,只嘎村有普通劳动力591人,其中外出务工201人(含脱贫户和监测户外出务工24人)。
紧紧围绕云龙县委乡对民建乡建设“绿色石材开发重点区、热带特色作物种植示范带”的科学定位。经济适合的种植业,水果:如苹果、梨、桃等,需选择耐寒品种;高山蔬菜:如白菜、萝卜、甘蓝等,市场需求大;中药材:高海拔地区适合种植耐寒药材,如天麻、当归、党参等;工业辣椒:具有4年工业辣椒种植经验;茶叶:高海拔地区适合种植优质茶叶,如普洱茶、绿茶等。适合的养殖业,畜牧业:适合养殖牛、羊等耐寒动物,发展肉牛、肉羊养殖;家禽养殖:如鸡、鸭等,适合林下养殖;中蜂养殖:高海拔地区花卉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养蜂业。矿产方面,有大量石灰石、方解石、玄武岩、高岭土等。
产业方面,只嘎村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体,种植业以玉米、大豆、泡核桃等传统作物和工业辣椒等新兴产业为主体;养殖业以散养和圈养的黑山羊、肉牛、生猪等牲畜为主体。目前合计种植有泡核桃12040亩,工业辣椒约181亩,蔬菜130亩,其他经济林果63亩;合计养殖有生猪1800余头,肉牛460余头,山羊3300余只,家禽类2800余只。




二、 大理州检察院挂钩帮扶主要成效
2015年9月,根据州委安排部署,大理州人民检察院扶贫挂钩点从云龙县苗尾乡调整到民建乡,负责只嘎村包村脱贫和整村推进工作,并派驻只嘎村工作队员3名。州检察院十年的支持帮扶,民建乡、只嘎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一)帮扶民建乡成效。一是持续提升基础设施。协调资金72万余元援建民建乡客运站。协调资金12万元建成民建乡卫生院与云龙县医院的远程会诊项目一个。二是扶持富民产业。协调资金10万元支持全乡贫困户发展生猪养殖;动员全乡73户群众发展养殖肉牛500多头,助力群众创收45余万元。
(二)帮扶民建乡只嘎村成效。一是有力推进脱贫攻坚。拨入资金20万元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每年坚持慰问脱贫监测户、困难党员、高龄老人、困难残疾人、只嘎小学学生等困难特殊群体。二是持续提升基础设施。投入资金18万元完善只嘎村委会办公室条件。协调投入资金437万元修复村组公路2条、硬化3条。投入资金55万元新建只嘎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三是探索发展富民产业。引进祥云县国之本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只嘎村推广种植工业辣椒180余亩,为群众增收50余万元。四是积极协调争取水利设施项目。经州检察院协调,华能澜沧江公司出资支持,在油房组岩羊山片区建设工业辣椒水管网和示范田项目。项目于2024年6月完工并投入使用,惠及种植户约80户,覆盖工业辣椒及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约800亩。五是扎实推进乡村治理。协调支持只嘎小学开展法治书屋建设项目,该项目已于2024年11月初完工,将惠及全村村民以及外村外地来访干部群众,切实提升只嘎村的法治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